□ 本報記者 朱文軍 通訊員 黃義杰
11月3日下午,泗陽縣盧集鎮桂嘴村的果園里,泗陽碩果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蔡登洲正帶領工人忙著采摘“映霜紅”秋桃,打包裝車發往外地?!皬?月起桃子陸續上市,今天快遞又寄走了3000多斤精品果子。一年下來每畝純收入五六千元!”
盧集鎮緊鄰成子湖,曾因偏遠落后劃入成子湖片區核心扶貧區域。自2013年泗陽縣啟動扶貧開發計劃以來,該鎮聚焦鄉村振興,近三年改造高標準農田近4萬畝,投入5000余萬元興修水利改善農業基礎設施,2024年糧食總產達11.5萬噸?!拔羧盏暮稀莸亍徊讲阶兩沓伞聲r代魚米之鄉’!”鎮黨委書記任紅利自豪地說。
11月5日中午,豐登糧食種植家庭農場的金色稻浪里,兩臺收割機同時作業,收割、脫粒、碎稈還田一氣呵成。農場總經理方飛趁著天氣晴好組織搶收,底氣十足地說:“再有三天就能全部收完,預計總產量在350萬斤左右。前幾天,看到中央‘穩定土地承包關系,穩步推進二輪承包到期后再延長三十年試點’‘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提高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質量’的好政策,不僅給大伙兒吃了定心丸,更讓咱種糧人的奔頭越來越足!”
家庭農場規模越來越大,也給鄉親們帶來更多“利好”,土地流轉費、入股分紅、務工工資逐年增多,農民的“非種地收入”也越來越高。全鎮有4000多名農民在鎮區工業企業、農產品加工企業、種植養殖基地務工,腰包鼓起來,日子好起來。
夕陽西下,成子湖新型社區一幢幢農居整齊排列,屋頂灑滿秋日余暉,勾勒出一幅宜居鄉村的暖調畫卷。該鎮特邀省規劃設計院專家量身規劃社區建設,在保留鄉風鄉愁底色的同時,打造7個融現代生態文明與鄉村文化生活于一體的農房改善項目,創建薛嘴、成子湖等4個省級特色田園鄉村;學習借鑒“千萬工程”經驗,依托“兩縱八橫”道路交通布局,以路帶村、串村成片,創成7個省級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提出‘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扎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為我們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推動全鎮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堅定了信心。我們將立足‘工業立鎮、農業強鎮、文旅興鎮’戰略定位,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全力推動鄉村全面振興,高水平建成宜居宜業宜游的現代化新盧集。”任紅利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