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運河秀難藏,最美風情在泗陽。秋冬相交時節,記者赴全國百強縣江蘇泗陽調研采訪,在智能制造車間、高標準農田地頭,隨處可見一派火熱生產、忙碌豐收的景象。近年來,泗陽聚焦建設“千里運河最美縣”,致力打造全省營商環境優秀縣,投資環境日臻完善,眾多行業龍頭、上市公司接連在泗陽投資落戶,形成高端紡織和綠色家居兩大主導產業引領、機電裝備和綠色食品等優勢產業鼎立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有力推動了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產業根基夯實筑牢 綜合實力持續提升
近年來,泗陽縣域經濟運行穩中向好,發展態勢穩步提升。2023年首次躋身百強縣之列,位居全國縣域綜合競爭力百強縣第94位;2024年又較上年前移一個位次,位列第93位。
堅持“工業強縣、產業興縣”,是泗陽做強工業經濟、狠抓實體經濟的重要戰略。實踐中,泗陽堅持優結構、建鏈群、強產業,按照“強鏈塑優勢、補鏈提韌勁、延鏈增附加值”鏈式思維,重點突破龍頭項目招引,狠抓鏈上節點支撐企業、細分領域領軍企業落戶,實現大項目“頂天立地”、小項目“鋪天蓋地”,著力厚植產業競爭新優勢。
招商引資是經濟發展的源頭活水。泗陽聚焦“2+3+N”產業體系(即高端紡織、綠色家居兩大主導產業,新型食品、電子信息、新能源三大優勢產業以及其他特色產業)和汽車及零部件、激光光電、新材料等10條重點產業鏈精準招商,不斷創新招商模式,提升招商的精準度和實效性,以全產業鏈思維做大做強主導產業。
2024年,泗陽新引進億元以上工業項目108個,其中10億元以上項目27個。2025年,招商引資熱度持續攀升,全年有望引進億元以上項目120個。在招商成績斐然的同時,重點產業也呈現出“鏈式集聚”的高質量發展勢頭。2024年,全縣10條重點產業鏈產值增長10%以上,高端紡織、綠色家居、新型食品三大產業規上產值分別達到318.08億元、116.62億元、51億元;2025年有望繼續保持良好增長態勢,分別突破380億元、120億元、100億元。
與此同時,泗陽園區轉型升級創新發展成效顯著。泗陽縣經濟開發區躋身江蘇省級開發區前40強,吳江(泗陽)工業園獲評“2024區域最具投資潛力產業園區”,泗陽高新區入選“江蘇最具成長潛力開發區”……
改革創新活力迸發 營商環境“優無止境”
縣域投資環境的品牌形成,非一朝一夕之功。泗陽始終將營商環境的打造作為縣委縣政府一號工程,堅持改革創新,聚力營造便捷高效的政務環境、守信踐諾的信用環境、保障有力的要素環境、公平包容的監管環境以及親清新型的政商環境等“五大環境”。
泗陽堅持向改革要動力、向開放要活力,千方百計激活要素資源,不斷為高質量發展蓄勢賦能。以深化重點領域改革為例,泗陽著力推動牽引性、示范性、首創性改革,近兩年新增省級以上改革試點19項、省級以上推廣改革成果20項,政務服務綜窗隊伍職業化發展、自然資源調查監測數據融合應用等“泗陽經驗”受到省級推廣。
科技創新方面,泗陽堅持將科技創新指標納入高質量發展綜合考核,著力構建“舉縣機制、全域科創”大格局,深化“政產學研”協同創新機制。同時充分發揮在蘇州市吳江區設立的泗陽(吳江)科創飛地等載體作用,高效運轉新質力智創孵化大廈,加速科技成果的轉化,推進制造業企業“智改數轉網聯”,向江蘇省創新型示范縣不斷邁進。
圍繞政務環境、信用環境和要素環境的打造,泗陽注重完善招商引資政策措施,緊扣企業切實需求、做好招商引資“后半篇文章”,高頻登記事項“全程網辦”“零跑動”,創新“承諾導引”、聯合助企、定制管家、“拿地即開工”等保障舉措,全力保障企業土地、融資等生產要素供給,全方位提供有溫度、更便利的政務服務,讓企業在泗陽“想投、敢投、放心投”。2024年新增經營主體1.1萬余個、總量較“十三五”末增長近60%。
在公平包容的監管環境方面,泗陽探索建立“企業寧靜期”制度,依法依規推行“首違不罰”“輕微免罰”等柔性審慎執法,推動實現“進一次門、查多項事、一次到位”,“綜合查一次”跨部門涉企聯合執法監管頻次同比下降35%。健全涉企收費長效監管機制,嚴懲亂收費、亂攤派行為,讓企業有更強的發展安心感和獲得感。
在親清新型的政商環境方面,泗陽常態化開展企業家問需早餐會、政銀企對接活動,暢通政企溝通渠道,廣泛聽取、及時解決企業提出的意見建議和合理訴求。深入開展涉企服務“中梗阻”問題專項整治,推動構建親而有度、清而有為的親清政商關系。
勇于探索、善于創新,泗陽的發展活力不斷釋放,在蘇北乃至全省叫響了“泗易辦”政務服務品牌,站穩全省營商環境第一方陣。2023年和2024年,泗陽營商環境綜合考評連續兩年位列宿遷全市第一。在江蘇全省營商環境評價中,泗陽多次進入江蘇全省前十行列,最高排第7名。
上市公司龍頭引領 產業發展未來可期
在“千里運河最美縣”這一金字招牌吸引下,來自江蘇本省以及浙江、廣東等外省的上市公司紛紛落戶泗陽,為泗陽產業發展帶來了硬實力和新氣象。
上市公司往往都是某一行業、某一領域的領軍企業,能在產業鏈發展中發揮極大的強鏈、補鏈作用。如高端紡織產業是泗陽傳統支柱產業,占全縣工業經濟總量四成左右。近年來,通過引進江蘇東方盛虹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東方盛虹”,000301.SZ)等上市公司,泗陽有力推動了縣域高端紡織產業的集群化、高端化、綠色化發展。
作為“世界500強”盛虹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的核心上市子公司,東方盛虹在泗陽投資興建的控股公司江蘇芮邦科技有限公司,將廢塑料瓶處理后得到綠色再生面料,應用在服裝、家紡等諸多領域。據測算,回收利用8個礦泉水瓶就可以做一件POLO衫,28個礦泉水瓶就可以做成一件沖鋒衣。這家企業每年能“吃掉”300億只礦泉水瓶,年減少碳排放100萬噸,有效解決聚酯產品廢棄后的環境污染問題。
不久前,工業和信息化部對外公示的《2025年5G工廠名錄》中,位于泗陽縣經濟開發區的江蘇桐昆恒欣新材料有限公司的桐昆5G工廠入選。這家公司2020年10月成立,是桐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桐昆股份”,601233.SH)旗下企業。桐昆股份是全球最大的滌綸長絲生產企業,銷量常年穩居行業第一,產品主要用于服裝面料、家紡產品的制造。全中國每年生產的化纖,有80%都是滌綸長絲,而滌綸長絲里,超過20%來自桐昆股份。經過多年智能化改造,泗陽桐昆5G工廠的自動化程度已高達95%,行業首臺套掛絲機器人、5G智能巡檢機器人等多項智能化應用顯著提升了生產效率,成為行業全面數字化轉型的示范樣本。
隨著東方盛虹、桐昆股份等上市公司的先后落戶,泗陽縣的高端紡織產業企業“連點成線、串珠成鏈”,引進紡織裝備、新品紡紗、印染、輔料生產等配套企業,形成了紡絲、織造、化纖、染整、成衣等上下游貫通的全產業鏈。
產業的發展離不開龍頭上市公司的助力。2021年,總投資50億元的江蘇大自然智能家居有限公司,成功落戶泗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從簽約到試生產僅用了11個月,創造了項目建設的“泗陽速度”。項目落戶后,充分發揮“鏈主”企業的集聚引領作用,吸引了大批產業鏈配套企業落戶,有力促進行業智能化和數字化水平提升。更早前的2013年,當時尚未上市的金牌櫥柜家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金牌家居”,603180.SH)就看中了泗陽的家居產業環境,投資興建了江蘇金牌櫥柜有限公司。從最初單一廚柜生產線逐步擴展至衣柜、木門等全品類布局年產能突破90萬套,金牌家居在泗陽按下智能化發展“快進鍵”,建成了省級工業互聯網標桿工廠。2024年實現開票銷售12.42億元、納稅6000余萬元,躋身“2024宿遷民營企業百強”第50位。
上市公司云集泗陽,既推動了產業壯大發展,又起到了一定的引領帶動作用。2021年4月,江蘇華綠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華綠生物”,300970.SZ)成功登陸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成為泗陽首家A股上市企業、宿遷首家上市農業龍頭企業。目前全縣共有各類掛牌上市企業14家,上市“后備軍”20家,初步形成了“培育一批、股改一批、掛牌一批、上市一批、融資一批”的資本市場梯次發展格局。
在泗陽,類似東方盛虹、金牌家居這樣的上市公司并不少見。如專注于化學纖維原液著色和先進功能改性材料生產和研發的蘇州寶麗迪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寶麗迪”,300906.SZ),業務涵蓋動物營養、動物育種等現代農牧全產業鏈的廣東海大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海大集團”,002311.SZ),都先后落戶泗陽,并實現了跨越式、高質量發展。
泗陽縣委書記范德珩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對于地方發展來說,好的營商環境就是軟實力、就是競爭力。營商環境只有更好、沒有最好。泗陽近年來主動對標江蘇乃至全國最高標準、最優實踐,聚焦企業關切,持續發力、打造優化重商親商富商安商的良好環境,著力建設長三角先進制造業基地支點城市,奮力描繪更具實力、更有內涵的“千里運河最美縣”的愿景藍圖。(記者 吳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