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申請特困供養需要具備什么條件
答:同時具備以下條件的老年人、殘疾人和未成年人,應當依法納入特困人員救助供養范圍:①無勞動能力;②無生活來源;③無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人或其法定義務人無履行義務能力。
二、什么叫做無勞動能力?
答:符合以下條件之一的即可認定為無勞動能力:60 周歲以上的老年人; 未滿 16 周歲的未成年人; 殘疾等級為一、二、三級的智力、精神殘疾人,殘疾等級為一、二級的肢體殘疾人,殘疾等級為一級的視力殘疾人。
三、什么叫做無生活來源?
收入低于當地最低生活保障標準,且財產符合當地特困人員財產狀況規定的,應當認定為無生活來源。
四、什么叫無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人或其法定義務人無履行義務能力?
答:法定義務人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無履行義務能力:①特困人員;②60周歲以上的最低生活保障對象;③7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本人收入低于當地上年度人均可支配收入,且其財產符合當地低保邊緣家庭財產狀況規定的;④重度殘疾人和殘疾等級為三級的智力、精神殘疾人,本人收入低于當地上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且其財產符合當地低保邊緣家庭財產狀況規定的;⑤無民事行為能力、被宣告失蹤或者在監獄服刑的人員,且其財產符合當地低保邊緣家庭財產狀況規定的。
五、幾種常見的不能認定為特困人員的情形都有什么?
答:①金融資產超過當地同期年最低生活保障標準三倍;
②擁有兩套及以上房產;申請特困之前一年內,購買商品房,購買超過標準面積的經濟適用房,購買共有產權房,興建或者購買非居住用房;申請特困之前一年內,非因危房改造原因興建居住用房;申請特困之前一年內,裝修住房并且裝修水平明顯高于當地最低生活保障水平。
③擁有汽車(殘疾人功能性補償代步機動車除外);
④擁有大型農機具、經營性船舶;
⑤申請人是“企業法定代表人”“企業高級管理人員”“企業控股人員”,并從事經營活動,或雇傭他人從事經營性活動;
⑥通過離婚、贈予、轉讓等方式故意放棄自己應得財產或份額,或者故意放棄法定應得贍養費、扶養費、撫養費和其他合法資產,足以影響對其特困人員身份認定;
⑦拒絕配合民政部門和工作人員對其及贍養、撫養、扶養義務人經濟狀況進行調查核實;
⑧故意隱瞞收入、財產情況,或者提供虛假申請材料;
⑨拒絕提供經濟狀況核對授權書或提供虛假、不完整的經濟狀況核對授權書,致使無法對其經濟狀況依法進行全面信息核對;
六、2025年我縣城鄉特困人員供養標準是多少?
答:2025年,城市特困供養人員標準為15307元/人/年;農村特困供養人員標準為10068元/人/年。
七、特困供養怎么申請?
答:申請人攜帶申請書(書面說明勞動能力、生活來源以及贍養、撫養、扶養情況)、近期免冠2寸照片、相關證明材料原件、復印件(身份證、戶口簿、殘疾證、一折通銀行存折等)到戶籍所在地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提出申請。本人申請有困難的,可以委托村(居)民委員會或者其他代理人代為提交申請。
八、不能同時享受的政策有哪些?
納入特困人員救助供養范圍的,不再適用最低生活保障政策;納入特困人員救助供養范圍的殘疾人,不再享受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同時符合特困人員救助供養條件和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認定條件的未成年人,選擇申請納入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基本生活保障范圍的,不再認定為特困人員。
政策咨詢電話:85230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