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想到城管局辦事效率這么高,我剛投訴問題就立即得到解決!” 家住眾興路的陳先生近日對城管部門的快速響應贊不絕口。此前,陳先生反映商鋪附近公廁異味嚴重的問題,該公廁因建設年代久遠、通風條件較差,每逢夏季異味較為明顯。接到投訴當天,城管局分管領導便帶領清化所負責人趕赴現場會辦,最終確定在公廁北墻增設通風窗口以改善通風條件,并增加保潔沖洗頻次,徹底解決異味難題。
針對此類民生訴求,該局已在城區(qū)范圍內開展公廁設施及環(huán)境問題專項大排查,建立問題臺賬逐一整改。同時,將此次投訴涉及的公廁列入2026年城區(qū)公廁改造提升計劃,真正做到 “處理一件訴求、解決一類問題”。
近年來,泗陽城管局深入貫徹落實《信訪工作條例》,聚焦群眾 “急難愁盼” 訴求,持續(xù)健全工作機制、優(yōu)化辦理流程、強化源頭治理,推動信訪工作質效顯著提升。2025 年以來,共受理各類信訪案件 92 件,較 2024 年同期下降 11.54%,群眾滿意度穩(wěn)步攀升。?
一、以制度建設為抓手,織密閉環(huán)管理 “責任網”?。圍繞 “高效響應、精準辦理、群眾滿意” 目標,全面構建職責明確、協(xié)同聯動、運轉高效的信訪工作體系。通過完善信訪事項 “登記、交辦、督辦、反饋、回訪” 全流程閉環(huán)管理機制,明確各環(huán)節(jié)責任主體、辦理標準與時限要求,嚴格落實 “件件有落實、事事有回音、結果有回訪” 的工作準則,確保信訪事項辦理全鏈條可追溯、可監(jiān)督。
二、以渠道暢通為基石,搭建為民服務“連心橋”?。持續(xù)優(yōu)化信訪渠道建設,暢通來信來訪、網上投訴平臺、“12345” 政務服務熱線等多元化訴求表達路徑,實現群眾反映問題 “線上線下無死角、訴求渠道全覆蓋”;嚴格執(zhí)行局領導定期接訪制度,每周安排 1 名局領導坐班接訪,主動接待來訪群眾,現場協(xié)調解決實際問題。堅持 “一線工作法”,局領導班子成員每月下沉一線不少于 2 次,用腳步丈量城市管理短板,通過走訪沿街商戶、深入居民社區(qū),及時掌握社情民意、化解矛盾隱患,真正把信訪工作做到群眾心坎上。2025 年共開展現場會辦 9 次,解決各類民生問題 12 件,問題解決率達 100%。
三、以依法處置為準則,守好公平正義 “底線關”?。嚴格規(guī)范信訪案件辦理流程,建立 “分類處置、精準施策” 工作機制:對合理合法的訴求,明確具體解決方案、責任人和辦結時限,推動問題實質性化解;對不符合政策規(guī)定的訴求,安排專人做好政策解讀、思想疏導工作,通過 “一對一溝通”“案例講解” 等方式,積極爭取群眾理解,有效避免矛盾激化;對涉法涉訴類信訪事項,依法依規(guī)引導群眾通過法定途徑解決,切實實現 “案結事了、停訴息訪”。?
四、以源頭防范為重點,筑牢矛盾化解 “防火墻”?。秉持 “預防為先、標本兼治” 理念,從源頭減少信訪問題發(fā)生。深入貫徹落實城管 “721 工作法”,加強執(zhí)法隊伍業(yè)務培訓與作風建設,每周開展1次以案釋法業(yè)務培訓、每月開展 1 次軍訓,進一步規(guī)范執(zhí)法程序、提升執(zhí)法溫度。同時,通過發(fā)放《泗陽縣城市管理宣傳手冊》《戶外招牌(店招標牌)設施設置規(guī)范》《物業(yè)費繳費流程》,開展 “城管開放日” 主題宣講活動、利用公眾號推送文章等方式,加大城市管理領域法律法規(guī)宣傳普及力度,引導公眾增強守法意識與依法維權能力,著力構建 “全民參與、共建共治” 的城市管理新格局。2025 年以來,已開展城管業(yè)務培訓 3 次、軍訓 6 次,累計受訓人數達 1200 人次;網絡平臺發(fā)布政策解讀、便民提示等內容 39 條,閱讀量超 5 萬人次。(韓雨君)